【新聞】PPESA跨域對談 莊偉慈分享勒法利計畫與策展歷程

【社科院】
一個百廢待興的空間,卻也同時成為擁擠都會中的難得空白。這塊空白漂浮著政治決策的複雜,卻也開啟了藝術創作者突破限制的想像空間。12月6日微寒的周三午間,社科院PPESA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跨域對談講座,邀請到策展人暨藝評人莊偉慈,分享她入圍第20屆台新藝術獎的「勒法利計畫」,以及和對談人、本院地政系系主任孫振義,分別從藝術創作與都市計畫的專業出發,帶領師生穿越時空,走入2021年臺北市中心前空軍總部的都會留白空間。

本次講座顛覆以往形式,反轉對談順序,由孫振義引言揭起序幕。都市計畫與當代藝術,在建築與空間的對話中相逢。孫振義以空間與體驗的關係為引,配合漫步般的輕音樂,帶著大家走進陌生而空曠的空總。孫振義以呈現與再現、空間與體驗的概念對比提醒大家,這類呈現與再現的視覺藝術,唯有在對的時間、對的場合,才能展現作品的價值與詮釋。孫振義解讀與空間互動的創作,不只是地景(Landscape),還包括「聲景」(Soundscape),讓觀展人能夠理解、體驗空總這個空間,並感受空間中的靜謐。孫振義回歸都市計畫的專業指出,都市的本質就是空,都市的空一旦被建築物佔據,就不再是可以運用、翻轉的空間。當不確定空總如今的本質為何時,反而造就空總最大的想像與利用可能。孫振義最後引蘇軾〈題西林壁〉、李白〈早發白帝城〉作結,邀請大家從詩中的空間感對照當代藝術,無論文字、圖像、聲音都能引起大眾的五感共鳴,如同勒法利計畫的表現形式。

莊偉慈則首先分享自己從外行走入藝術展演的歷程,嘗試以「展覽製作人」的身分告訴觀眾,當代藝術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需要的只是資訊與視覺的互動。因此,策展人要透過藝術的形式做為一個思想的導引者。勒法利源自The Folly,而Folly指的是裝飾性建物,既非雕塑也非建築,是一種以空間為基礎而擾亂空間想像的創作手法。展出作品中的「櫃之家」就是典型的Folly,用櫃子組成一個彷彿可以居住的迷你建物,引人無限聯想地矗立於空總的草坪上。空總的美援大樓是一個古蹟附屬建物,無法刷油漆、釘釘子,形成當初邀請藝術家創作的最大障礙。莊偉慈提到在動彈不得的廢棄辦公空間創作,藝術家必須不斷嘗試,終而將空間中的干擾,轉化成創作的一部分。例如以觀眾推門牽動裝置呈現作品的方式,在一個不像展場的空間中表現「展場」的存在,或是利用於空總找到的磚材重新燒製成塊,與瀝青等建材在藤蔓的攀爬中,與窗外的荒蕪空間呼應。甚至在建築中架起鷹架,將工人施工的身影投放,使廢墟產生「有完工之日」的期待。

莊偉慈同時透過影片播放,帶領與會者回到難以複製的展覽會場。本土聲音藝術家擅長以聲音紀錄身體對空間的記憶與感受,展覽中以公園中錄到的聲音,喚起走進公園的記憶。而泰國的聲音藝術家則將清邁市集的聲音帶進展間,形成一部夜市交響曲。另外還有許多對於藝術空間的反思創作,例如「空巴克」這件作品,藉由薄木板製作的典型連鎖咖啡廳2D布景,問觀眾為何藝術場館就要有咖啡廳或是餐廳?莊偉慈強調空間中的身體有感覺也有記憶,例如以拆卸回收的眷村門窗,搭配簡單布景重現的眷村巷弄,必須側身才能通行的30公分後巷,就是眷村的身體記憶。這樣的記憶可能非常個人,例如藝術家以個人搭乘臺北捷運的經驗,做成路線圖及其變奏,甚至反諷臺北藝文空間的失衡資源分配。抽離了藝術家自身對空總的省思,這件作品可能就失去了故事。

講座最後的提問討論時間,由主持人兼學程召集人翁燕菁主持,現場同學反應顯示對當代藝術策展工作的好奇,關心疫情下的創作者與策展者處境。莊偉慈回答,不僅是看展人次的挑戰,作品運輸成本也高攀,但科技加速進展卻也成為創作的助力。至於疫情阻斷的國際藝術邀訪,莊偉慈表示判斷藝術家是否有意願參展,必須仰賴策展人對於藝術作品的敏感度,先鎖定適合的作品才能讓邀請更順利。最後關於「策展人的品味養成」,莊偉慈鼓勵在場非科班同學,成為策展人的路可能很多,但第一步先要理解與學習藝術的語言並適應環境,從基礎書籍入門是個好的開始,同時也需要多看、多聽、長時間的累積,以辨識自己的喜好與提升辨識作品的藝術之眼。這場對話在策展人練功方式的分享中落幕,給同學們留下一塊有待繼續探索的空白,不只是空總這個空間,也是未來跨域思考都會治理的空白。

講座由地政系系主任孫振義引言揭開序幕,帶領大家進入「勒法利計畫」。(照片來源:社科院)
策展人莊偉慈分享由其策展入圍第20屆台新藝術獎的「勒法利計畫」。(照片來源:社科院)
講座過程講者透由影片撥放,帶領與會者體驗空間感,身歷其境。(照片來源:社科院)
講座最後同學積極提問,與講者熱烈討論對話。(照片來源: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