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團隊活動

學生專區

指南山下,夢想起飛。

2023

# 政大人職場手冊

團隊介紹

「迷惘」,是每個人幾乎都曾經有過的感受,尤其是處於18-22歲的大學生們更容易在這 個時期對自己的為未來感到迷惘。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模樣,有些人是不確定未 來有什麼選擇可以選,有些人則是不知道該怎麼朝著自己想要的模樣前進。因此,我們希望能 參考《Passion Worker臺大人職場手冊》並編輯一本屬於政大的《政大人職場手冊》,將同學們對 於自己職涯與生涯的共同迷惘,透過採訪政大校友的方式讓同學們有更多的資訊能夠參考。

手冊中收錄了七位從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各系的校友故事,希望裡頭有你喜歡的、能帶進自己生命的部份。

政大職場人手冊 —這不是成功學

2022

# 築一個譜——找回家族的記憶

團隊介紹


「築一個譜——找回家族的記憶」是由一群民族系女孩組成的團隊,計畫目的是讓迷失的青少年們,找到回家的路。部落在多元族群交流、資本主義與國家政權的交互影響下,對當代原住民於「人的關係」造成什麼衝擊?傳統魯凱族文化Ngangan(名字)的賜名是長輩根據小孩的身份階級與家族的歷史脈絡作為判准,賜名是一種與部落建立關係的管道,其中牽涉了許多象徵意涵、人際關係以及政治的互動,顯現出名字在ngudradrekai的文化中不單只是個人稱呼,更是成載著一整個家族的記憶,但因外來政權與資本主義進入原鄉部落,造成傳統經濟模式與制度的快速瓦解,所有的事物都變成可以用金錢來做衡量,包括文化,傳統文化的規範可說是蕩然無存,也因原住民青年長期離開部落在外求學、工作,個人與集體間的人際關係疏離導致身份意識的動搖,更進一步影響認同上的矛盾與排斥。
本次計畫希望藉由系譜的建立以及尋根的過程,理解當代部落中「人」的關係如何因應上述這些衝擊?以及找回個人與集體間之關係,並培養兼具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原住民族人才,促進大眾對原住民議題的關注與能見度,讓青年有機會發揮才能與熱情,將在學校所學習的知識學以致用,回饋給部落,更進一步使參與計劃的學生反省己身,透過計畫的實踐讓我們走出校園,與社會接軌,重新思考如何真正達到「社會實踐」,並反思現今社會不斷提倡的「多元文化」及其內涵,以積極正向的態度,促進不同族群間的互動以及平等、互助的精神。

活動心得

 

在這次的壯遊過程,我們經歷了五場訪談,獲得了相當豐富的口述內容。在此之前,我們從來沒想過訪談居然如此繁雜,在這次的報導人中,多數受訪者都有一定歲數,記憶力衰退可以說是無可避免的障礙,加上我們詢問的問題大多是十幾年前的往事,要仔細地記得那麼久遠的內容,對大多數的長者來說,多少會有點困難。
因此,在整理口述歷史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受訪者前後的論述有所出入,或是不同的報導人對於同樣一件歷史事實做出了截然不同的細節表述。遇到這些問題之後,讓團員們深刻的體會到口述歷史並非幾場訪談就可以完成,它需要非常多角度的論述,同時配上歷史文本的佐證,相互對照之下,才能呈現出具有價值的口述歷史文本。
在我們的訪談中,受訪者頻繁且大量的使用族語,對於不熟悉族語的我們來說,除了要消化大量的口述歷史內容,同時還要猜測族語單詞的意思,這樣的過程消耗了許多的時間成本,同時也消耗了訪談人的大量腦力,經過第一場訪談的挫敗之後,我們會在夜晚沒有行程的時候惡補基礎的魯凱語單字,讓下一場訪談可以進行的更順利。
這樣的經驗讓我們學到了兩件事:第一、語言是田野的重要工具。語言在田野過程中的重要性,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想認識一個地方的文化,或許沒辦法學好語言在進入田野地,但是我們可以在出發前先做好基礎的準備,讓田野過程可以更加的容易。第二、彈性與臨時應變能力非常重要。在田野當中,若是碰到不可抗力的突發狀況時,必須擁有即時改變計畫的應變能力,田野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外力干擾,導致原先的完美計畫會無法跟上變化,遇到這種狀況時,團隊要能即時開會討論應對措施,即時調整和新增內容,才能讓田野的過程順順利利。

2022

#築夢團隊計畫 _ 烏來計畫

烏來計畫團隊介紹

      本團隊由政大二到三年來自社科院、商院及外語學院的同學組成,團員們各具不同專長,齊心協力完成本次計畫。最初由於修習社區創新與實踐行動課程而互相認識,因為曾到烏來當地參訪,我們萌生了幫助當地族人跳脫體制、回到部落尋找自己的根的想法,進而決定加入文化推廣的行列,參與本次築夢踏實計畫。
      計畫主要分為前期準備及後期執行。首先由陳筱芙規劃整體流程、收集烏來泰雅族相關資料,再由曹哲愷進行活動時程規劃及每階段需要完成目標,然後余亞晞製作訪問大綱和發想粉絲專業內容,以完成事前工作準備。後期活動執行則由邱俐智與王內妤負責,包括場勘、聯絡當地人以及實際到現場進行採訪工作,最後再由劉靜擔任文字、攝影記錄與影片剪輯等成果,完整記錄與呈現計畫成果。

烏來說故事換新衣團隊 執行心得

      在此次計畫中,本團隊共前往烏來五次,分別進行場勘、聯絡訪問者以及進行實際深度訪談。過程中,計畫也不斷隨著對烏來有更深的了解而有所改變及優化,儘管最後執行結果與我們最初想像的成效有所差異,但一路上的學習,也是出乎意料的豐富。

      本次計畫主要目的為深度探討烏來本土文化,尤其以當地泰雅族原住民現今生活情況為主。起初,我們希望可以透過二手衣物與當地故事作為「交換」,紀錄更多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文化習俗以及周邊生活環境。然而,實際走進烏來並與當地幾位烏來泰雅族人餐廳老闆討論過後,發現原先的「交換」計畫可能無法實現。其中原因包含容易被衣物交換計畫吸引的年輕人較少,因為多數年輕人早已離開烏來求學或工作。此外,第二個較容易被吸引的族群為約三十多歲的女性或男性,然而多數人可能忙於觀光工作或其他的事業,不太可能會額外花時間前來參與。如此一來,實際能夠前來或是前來參加的人可能大多為光觀客,而這不是我們想要尋找的主要目標。為此,我們決定更改計畫──深度訪談。

      透過深度訪談計畫,我們實際與當地烏來泰雅族人探討其部落文化的認同與傳承,並深度了解現在當地人正在為「保留泰雅族人文化」所做的努力以及困境。本次計畫共訪談三位當地烏來泰雅族人,分別為泰雅族餐廳老闆、烏來弓箭會理事長以及烏來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教師。

      計畫過程中,我們發現到當地人對於文化商業化的看法有所不同,有些人認為這是利用「消費」文化而賺錢的負面方式,但有些人則覺得保有自己的「最後底線」,程度上將文化轉化為商品是可以接受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儘管文化無價,但也難以被傳承或保留。我們認為,也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文化商品也算是一種保存文化的方式。也許只有走向商業化,文化才可以被更多人發現和記住吧!相信不管對於外人還是原住民來說,都是一項困難的人生課題吧。此外,我們也發現自己的力量其實很小,起初想執行的計畫無法實踐,而完成本次計畫的深度採訪後,也只有加深對於烏來泰雅族文化的了解,但卻無力改變現狀。

      總結來說,我們了解到現代泰雅族人對於文化傳承抱持著順其自然、不勉強及傳授給願意學習的人等的態度。更真實的看見泰雅族人對於文化保存的投入,像是編織協會、弓箭協會以及國小泰雅族語和文化教育等,都是最佳的證明。期許在未來,所有的原主住民文化都能持續的被保留及傳承,且永不失傳!

#築夢團隊計畫 _ 燃燒吧籃球火

燃燒吧籃球火 團隊介紹

    本團隊團員們各具不同專長,齊心協力完成本次計畫。於社區創新與實踐行動課程中互相認識,學習許多社區創新概念,因為幾位同學家鄉在高雄,並且成員們都熱愛籃球,我們決定為甲仙的學童服務,補充當地體育資源,為想要學習籃球運動的小朋友們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因此參與本次築夢踏實計畫。
   
計畫首先由李承諭安排整體流程、收集甲仙當地相關資料;蔡旭平進行活動時程、階段目標規劃。再由曹哲愷聯繫甲仙國小、採訪對象,以及相關單位、人員;游昇諺則做器材準備,以及針對緊急事件做處理。謝宜憓與侯又銜負責在籃球教學內容以及採訪老師期間做文字與攝影紀錄,王內妤擔任影片剪輯、資料圖片調整等後製作業以完整記錄與呈現計畫成果。

燃燒吧籃球火 執行心得

    本團隊已在此次計畫中做好行前規劃與準備,分別為器材採購、活動流程安排、採訪籃球老師、調整課表、教學演練,以及連絡甲仙國小。過程中,計畫內容也隨著我們蒐集資料、做更多準備而持續修改。儘管最後因疫情無法實行計畫。我們卻也因不斷學習而有豐富收穫。
   
本次計畫目的為至甲仙國小為當地學童補充體育資源,為偏鄉教育盡一份心力。原先安排的籃球課程內容,再與老師訪談過後,我們才了解到需要站在學童的角度來做課程設計,需要考量的面向也很多:例如年齡、程度等差距。原來並不是將愈多技巧放入課表中就愈好,而是要根據小朋友的狀況簡化內容、分組練習、遊戲互動,非常感謝老師願意給我們如此寶貴的提點,讓我們在實際教學時就能多注意小朋友們的實際需求。在與甲仙國小聯絡時,我們也有一些設想不周的部分,例如活動時間應選
擇有老師在學校的時段,以及健康中心可以提供協助的時間,並且要配合學校行程,像是我們一開始規畫的日期與畢業旅行撞期,因此要再重新排時間。
   
總結來說,我們透過這次計畫看見更多偏鄉國小實際的需求,也看見我們對籃球教學有哪些不足之處、並且對甲仙有深入的了解,希望未來有機會能盡我們所能提供更多協助與服務。

#築夢團隊計畫 _ 知食家團隊

知食家團隊介紹

      創立於2021年,Dine with Professions 是一個由政大學生發起、募資和運作的計畫。我們有感於台灣大學大班制教學的缺陷,以及日漸流於形式的導生聚制度,因此期望在學生和老師之間重新搭建橋樑、跳脫傳統框架中被動和主動的關係,讓知識交流不再侷限於課堂內的討論,而是能在「近距離、跨領域」的溝通環境下,催化專業學問、生涯規劃、人際智慧等等的化學反應,使師生間僵固的結構關係得以產生變化,凝聚學校成員的情感並建立實質連結;而透過與專業人士對談,則能使參與者取得業界資訊,進而讓充滿創意且富有想像的教育成為可能。

知食家 團隊成果與心得

      Dine with Professions透過舉辦實體與線上的聚會來作為學⽣接觸專業領域的敲⾨磚。⽽之所以實體線上並⾏,是因為「⾒⾯三分情」,實體聚會的互動性⾼,搭配咖啡與輕鬆的氛圍,可以很⾃然的與業師或⽼師分享經驗。⽽線上,則給了我們國際化的契機,透過線上聚會,雖然無法與分享者⾯對⾯,但卻可以因此不受⽂⼭區的距離限制,⽽可以邀請旅居世界各國的校友們與專業⼈⼠分享他們的學思歷程與⼈⽣經驗。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我們的聚會安排是有⼩巧思的:規劃聚會時,我們會先將受邀者分為「校內⽼師」與「專業⼈⼠」,再以潛在參與學⽣多寡分為主流與⾮主流聚會;Dine with Professions希望能兼具主流與⾮主流活動:政⼤除了熱⾨的商學院外,也有如阿⽂系、外交系、地政系等專業科系,但多數資源仍集中在熱⾨系所(包含職涯諮詢等)。我們認為國際化並⾮只有向歐美看⿑,⼈⽣也不⼀定要隨波逐流,反倒冷⾨出狀元,舉辦⾮主流職涯的聚會也將幫助學⽣踏出同溫層,⾒到⾃⼰未曾接觸的領域。

      Dine with Professions成立一年多以來,面對疫情、組織革新的挑戰仍不停佇,扁平化的內部結構使成員能自由發揮專長,而在外部開發方面亦不斷突破自我。今年更以「知食家」之名於學校成立社團,期望扎根於政大、未來也能繼續在此為跨領域的教育藍圖貢獻心力。

#築夢團隊計畫 _ 指南保杯-政大「循環杯」

團隊介紹

政大杯特團隊成立於1106月,從原本的三位成員招募有志一同的人,希冀將循環杯推進政大商圈中。目前主要跟杯特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同時與台大、台科大、北大、清大成立跨校聯盟。自成立以來在政大辦過許多線上線下活動,獲得良好的響應,像是聖誕市集、循環杯試營運及野餐日裡的借杯服務。希望在循環杯推進政大商圈前,先培養政大學生使用循環杯的習慣以及增加大家的接受度。

團隊成果與心得

當初因為受到王雅萍老師的鼓勵才把課程上的企劃拿出來投稿社科院的築夢團隊,也才因此有了後續的夥伴一起參與,後來又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們,一路上學到了不少。

從剛開始接洽陌生的台大杯特團隊到和他們成為夥伴一起並肩作戰,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對環保的熱忱及經歷過多次競賽累積的實力,撰寫企劃、行銷、管理等方面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透過這些學習,我們團隊才慢慢整合、形塑成更成熟的模樣,完成大大小小線上及線下的活動。

在執行活動的過程中,因為疫情攪局計畫一改再改,不過這樣的阻礙也使我們團隊在後續活動的規劃上更能隨機應變,此外,也感謝一路上提點、協助我們的各個單位,包括信義書院的陳嘉純經理,讓我們重新思考了永續的定義及活動的目的,還有在聖誕杯杯的活動中學生會的響應及協助,在與他們開會的過程中,很感謝他們的提醒才幫助我們完整整個企劃,更謝謝他們提供場地及幫忙宣傳。一路上真的受到很多幫助,我們都感恩在心。

最後,也謝謝社科院的築夢計畫,讓我們在執行企劃時無後顧之憂,更讓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學習、成長,雖然現階段團隊期望的最終目標尚未達成,不過我們相信,透過一次次的嘗試,能夠讓越來越多人關注到循環杯並響應永續的理念,進而影響政大周邊居民及店家,使循環杯租借系統進入政大商圈,並讓永續成為可能。

#築夢團隊計畫 _ 延平小農扶植計畫​

團隊介紹

    本團隊由政大不同的科系組成,團員們各具專業,共同完成這項看似平凡卻意義非凡的計畫。最初由源資中心及愛愛會等單位長期在台東鸞山地區舉辦服務性營隊,開始了與地方的連結。歷經四年的蛻變,營隊的使命感從陪伴孩子轉化為重視地方發展及強化部落參與的面相。與此同時也看見部落的一些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家庭對於小朋友發展的支持性不足,因此決定將關懷角度由文化傳承擴及至部落經濟。

團隊心得

    本計畫希望成為部落「地方創生」的開頭,以政大與延平鄉長期以來建立的非官方互信關係為基礎,再加上對於在地現況及產業生態的瞭解,盤點並整合地方行政機關、部落青年組織等各單位資源。另一方面,結合各科系的專業能力及所學,透過創新創業的方式整合在地小農,前期以提供線上產銷平台為主,後期目標則建立屬於延平鄉農產品牌,希望能解決農特產滯銷、缺乏包裝等營運及銷售上的困境。

    而在改善部落經濟的同時,也希望在未來能制定相關回饋方案,除了直接提撥資源提供給地方的課後輔導機構外,也期望在經濟模式穩定後,吸引部落青年留在家鄉,進而改善隔代教養的情況,提升家庭教育功能。

    在計畫執行中,我們學習到線上行銷、物流、品管等生產過程,其中的推廣及溝通更是這次最大的收穫。一方面能夠提升小農產品的曝光度,另一方面也訓練同學們互相溝通以及對外服務的能力。當然過程並非順利,例如:因為疫情關係,物流公司無法配送,導致貨物送不出去,但靠著組內成員的臨機應變一次次化解這些危機。最後我們期許自己可以延續這樣的計畫,傳承下去,最終建立過「善」的循環。

    最後的最後,非常感謝社科院的築夢計畫提供資源給我們這些願意挑戰的同學,讓我們不會因為大學生的身份而不敢夢想、不敢追夢!另外,我們也要感謝民族學系王雅萍老師的指導,在過程當中不斷的鼓勵我們、支持我們。相信未來在各種實踐的路上,都能因為這次寶貴的經驗而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