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學院訊】
社科院5月18日舉辦本學期第二場Brown Bag Talk系列講座「土地問題研究經驗分享:跨視角與方法」。本次講座邀請美國Rutgers University, Edward J. Bloustein 規劃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史宓,分享「國家與權利」、「專家與庶民」以及「社會價值及市場價值」三種檢視土地與都市社會的視角。也分享如何因應不同議題,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吸引了來自地政系、財政系、經濟系、勞工所、國發所等不同領域的師生參與。本次講座由社科院副院長林子欽主持,他表示史教授透過土地問題這個媒介,看到多元方法的應用以及跨領域的對話,可做為未來更多學科交流的起點。
史宓在國家與權利的研究,聚焦在中國的都市化及城市改造,以及數波的維權運動。在1990-2005年期間,上海總共動遷超過100萬戶的家戶,已經成為相當規模的內部遷徙,她將此過程稱作拆遷經濟。這樣的拆遷經濟引發了數次的上訪抗爭,文獻中以「維權運動」(rights protection movements)稱之。有別於以往研究,她專注在漢學對於中國權利概念的分析,透過許多參與、非參與式的觀察,她發現廣州原有居民沒有被遷移,而是被城市發展包圍起來,以政治文化上的「他者化」過程產生另一種形式的迫遷。
對於專家與庶民相關研究,史宓長期關注臺灣容積熱的現象。土地問題通常都涉及結構性的議題,但這些結構性議題卻經常被淨化為可以透過技術手段解決的問題。這些技術手段得到的結果,反應的是專家認為正確、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其實是一種「庶民參與的專家政治」。但是高度爭議的議題,未必總是可以透過中立理性的判斷找到最佳解方。對於社會價值與市場價值的研究,她以近年新北市農地的大規模開發為例,既有文獻往往只討論土地的市場價值,而忽略了其他更多元的社會價值,這種做法只是符合、甚至強化既有的產權關係和資本邏輯。她利用民族誌式、質性的訪談來了解開發商如何對土地定價,接著透過量化模型實際推估開發商透過容積所推升的土地價格效果,也據此建議臺灣應該限縮以容積獎勵做為主要的都市開發工具。
土地問題本身就具有多元性,因此參與的師生紛紛發問以及評論。經濟系王信實老師認為,不論是迫遷或是大街廓的開發,政府往往試圖用補助或是其他方式來克服外部性;國家或政府的介入,某種程度上能夠比較有效率地處理外部性,地政或是都市規劃的角度如何看待這些政府補助?他感到相當好奇。經濟系莊奕琦老師也以經濟學角度,補充了國家與市場間的分野以及各別擅長與不擅長處理的事務。勞工所所長劉梅君認為政府的補助確實可以大幅降低抗爭的強度,雖然是有效率的方式,但也可能是在迎合住房市場的一些既得利益者,進一步弱勢化原本的居民,並提問政府該如何介入才能夠達到平衡?NGO組織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國發所所長林義鈞則試圖將中國以及臺灣的土地議題,放到發展國家(development state)的理論架構下討論,也獲得史宓的認同。之後幾位同學也分別提出有關土地開發以及環境影響評估中,地價增值以及民眾參與的問題。她回應時一再強調,社會對於議題的觀點是多元、歧異的。最好的態度就是承認公共事務是混亂(messy)的,溝通是耗時的,並透過資訊公開的討論過程形成決策。
此次講座的土地議題本身就具有多樣性,參與的經濟、社會、國發、地政等背景師生也都提出不同的切入觀點,正好符合Brown Bag Talk本學期跨域對話的主軸。社科院科系眾多,院方也透過各種機制,希望發揮專業以及觀點多元的優勢,Brown Bag Talk正是其中之一的活動,透過午餐的輕鬆對談,不僅是食物,也是知識的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