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博士生工作坊 解析親代婚姻關係影響

【社科院訊】

已非青少年卻也尚未完全成人的過渡期,悄悄形成的今天,已成年人想婚卻不婚,是否仍然受到其親代婚姻關係所影響?社科院於12月20日午間舉辦博士生工作坊活動,由本校社會學系博士生唐嘉妤以「未婚年輕成人的結婚意向:親代婚姻關係與代間關係的影響機制」為題分享其研究,並邀請對相同議題曾有深入追蹤的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張思嘉進行跨領域對談,同時由社科院總導師翁燕菁主持。


過去40餘年,初婚年齡中位數有提高的趨勢,25-34歲年輕成人未婚比例也逐年升高。影響人們結婚意向可能來自於性別、教育程度、個人收入等因素,不過由於人們對於婚姻的初步印象,大多來自雙親的婚姻關係,因此過去所接觸的婚姻關係相關經驗,也會影響結婚意向。唐嘉妤的研究採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Taiwan Youth Project)長期縱貫調查資料,以時序區分成年前期親代婚姻關係、成年初期的代間關係與而立之期的結婚意向。唐嘉妤發現高達48%平均30歲的人,尚未想過是否要走入婚姻,符合心理學家Jeffrey Arnett提出的「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現象。處於青少年期與成年期的過渡階段,人們因還正在探索自我的工作、價值觀、親密關係,故尚無明確的結婚意向。


針對有意結婚或有意不婚者,唐嘉妤則以多分類邏輯迴歸(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親代婚姻關係影響結婚意向,並加入代間關係,形成兩組模型,發現親代高衝突婚姻對於年輕成人不想結婚是有預測力的。但由於加入代間關係後,會使原有係數降低,因此再進一步採用Karlson–Holm–Breen(KHB)方法檢驗代間關係的中介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在成年前期歷經親代高婚姻衝突的年輕成人,在而立之期傾向不婚,而其中成年初期的代間關係具有中介效果,意味著年輕成人結婚意象並未全然受家庭情境因素影響,只是負向的代間關係更可能促使不婚。唐嘉妤點出親代婚姻衝突影響的,不只是未成年孩童,也包含年輕成人。研究成果不只著重在學術成果,而希望未來能在代間關係的實務上有所貢獻。


根據與談人張思嘉觀察,因為交友APP的普及,年輕一代對於愛情的想像已經調整,比起過去相對容易得到親密關係,也不用花過多時間經營,逐漸不需要靠結婚證明來定義愛情關係,可能是造成結婚意向低的原因。她肯定唐嘉妤的研究,表示國內對於婚姻意向的研究,大多數是從人口學切入討論,較少會深入到家庭內部探討親代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如何影響到子代結婚意向。而這個研究可能反映到華人社會對離婚存有負面評價,導致許多人寧願留在高衝突的婚姻當中,進而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針對親代婚姻關係對成年人婚姻意向影響的相關討論,張思嘉提出建議,研究文獻中大多是探討親代離婚對孩子婚姻關係的影響,但對於親代婚姻衝突影響孩子的研究不多,可以再做不同領域搜尋,讓研究架構更穩固扎實。


本次工作坊吸引包括資管系等跨領域師生參加,主講人和與談人生動淺顯地解釋複雜的模型,更引起師生踴躍發言。翁燕菁結語時鼓勵碩博士生參與工作坊,社科院預計於學期中每月舉辦一場工作坊,提供碩博士生學術交流的平臺,非常歡迎有意願和大家分享研究者報名參加。本學期最後一場博士生工作坊,也在學術交流碰撞的火花中,圓滿畫上句點。


#申請表單:CALL FOR PAPERS【社科院 CSS】博士生工作坊Ph.D Workshop發表/分享徵件中!(請點選此處

左起工作坊發表人博士生唐嘉妤、主持人院導師翁燕菁、與談人張思嘉老師。(照片來源:社科院)
博士生分享其研究:年輕成人之結婚意向如何受到親代婚姻關係、代間關係的影響。(照片來源:社科院)
參與同學對議題給予提問及反饋。(照片來源:社科院)
與會師生熱絡討論臺灣年輕成人婚姻意向的現況與目前社會觀察現象。(照片來源: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