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PPESA跨域對談 豐而危殆的連帶:無家者之家與社群

【社科院訊】
羅漢腳、浮浪者、遊民、街友……無論如何稱呼,社會對這群漂泊街頭的族群,總歸以「無家」為標籤。但其是否無家可言?我們想像的「家」又是什麼?社會科學學院PPESA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於11月22日午間,邀請到臺灣大學社會學系黃克先老師,從其2021年出版的《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一書出發,和我們分享無家者與家的生命故事。而跨域對談邀請的經濟學者,則是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發展經濟學的專家──本院國發所蘇昱璇老師。

黃克先以「誰是無家者?」破題,既云「人是社會的動物」,無家者的社會關係何在?無家者傳統上被視為既可憐亦可惡,如「獸般的存在」。一般生活在社會連帶中的個人可比林中樹,而他們則像荒漠裡的孤木。這個社會普遍認為無家者沒有真實的人際連帶(interpersonal ties),舉凡大眾媒體、學術文獻、實際接觸無家者的社工或志工,甚至包括無家者自己都如此認定。

然而黃克先從社會局的義務役工作中,彷彿看見無家者不同於社會刻板印象的一面,因此展開長時間的田野調查。他超越過去問卷訪談的研究模式,深入無家者聚集的艋舺公園,甚至無家者暫居的租賃斗室,選擇其熟悉的民族誌研究方法。黃克先預設自身眼光的狹隘與盲點,實際進入無家者的生活與空間,放開心胸去認識、接納甚至融入他們的世界。

從一段又一段的生命故事中,黃克先發現無家者之所以無法脫離街頭,正是出於無家者社群的連帶。家並不限於家屋,而包括親密關係與生活空間。無家者的產生背景,往往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關係,例如長輩過身後的分家糾紛,或是親族的排擠蔑視。脫離原本的家庭社會關係後,無家者其實進入位於艋舺公園的另一個家:成群結伴的生活,彼此依賴互助,產生「鬥陣的」(臺灣閩南語結伴之意)、「兄弟姊妹」這樣的家庭關係投射。艋舺公園不僅有工作機會,更有人際連帶。即使經濟困頓,領到一筆薪水後的第一件事,還是要繞著公園一一把借的錢還清,而不是循著基本經濟原理將當下可支配的金錢投資或儲蓄。單純基於信任的借貸關係,成為撐過一段苦日子的支柱,還錢只是這個連帶中的成員必須的基本守則。臺灣社會在面對貧窮這個複雜的議題,雖有進步但改善空間仍大。強韌的公民社會應正視無家者這群「馬路英雄」的主體性,持續關心無家者所面對的社會挑戰。

蘇昱璇擁有豐富的國內外田野調查與研究經驗,因而自不同社會貧窮的比較入手對談。在各國極貧階級中,臺灣常見的無家者多似孤身,而印度則以家庭為單位落腳於非正式住居處,進而形成社群。此外美國的無家者相對較為團結,背後有工會組織等支持,相較之下臺灣則無。這些對比來自每個社會各自不同的歷史淵源與社會關係,然而也同樣反映出無家者自成一格的社會連帶。蘇昱璇也以經濟學的思考出發,介紹前幾年臺灣翻譯出版的《貧窮經濟學》(A. V. Banerjee & E. Duflo,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2011),兩位作者為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蘇昱璇呼應黃克先提到的貧窮者消費慣習,確實以經濟學而言並不理性,然而交叉自社會學觀察,即可發現其中的理性:借錢必然是建立社會網絡的一種重要投資,人際連帶正是臺灣無家者最重要的資本。

引人深思的議題,在後續綜合座談中發酵,不僅提問熱烈,也引來在座同學分享自身親人經驗。貧窮議題下的重要項目,包括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否可行、高度市場化的土地政策下居住正義如何落實、公共決策是否意識到貧窮的結構性問題等,觸發同學對議題的多元想像與討論。「對話之餘,我們的行動為何?」本場活動主持人,亦是PPESA學程召集人的政治系翁燕菁老師,最後將問題留給全場同學,期許這場圍繞著貧窮的社會經濟對話,在各自心中留下無限迴盪。

學程召集人翁燕菁老師介紹黃克先老師與蘇昱璇老師,開啟講座序幕。(照片來源:社科院)
黃克先老師以「誰是無家者?」破題,讓大家去省思無家者這個議題。(照片來源:社科院)
講座吸引眾多師生到場聆聽參與,現場座無虛席。(照片來源:社科院)
蘇昱璇老師以自身田野、研究經驗出發,進行經濟學與社會學的交會與對話。(照片來源:社科院)
綜合座談時間提問踴躍,大家熱烈對話。(照片來源: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