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等專業問題,由科學家詳細說明,必定馬到成功?2023年4月27日,社科院PPESA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的跨域對談講座,照例由學程召集人政治系副教授翁燕菁主持,邀請到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黃于玲以及本校傳播學院副教授施琮仁,帶領大家思考為何科學不必然改變人類意見,而我們有必要了解人們究竟在懷疑些什麼。無論是對HPV疫苗或是新冠疫苗,人類社會經歷的疫苗遲疑與公衛治理挑戰,需要人文社會科學的介入。
世界衛生組織將疫苗接種列為十大健康危機之一,指出人們恐因無法信任疫苗功效或自認不會受感染,而產生所謂的疫苗遲疑。黃于玲表示,疫苗遲疑的危機應對,在於建立人們對疫苗接種政策的信心。黃于玲引述人類學家Heidi J. Larson的疫苗信心計畫(Vaccine Confidence Project),說明為何需要憑藉社會科學方法,與民眾溝通疫苗的重要與安全性。例如疫苗與宗教習俗的相容程度、信任、安全、效度與重要性,都可能因為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觀念與立場而難以動搖人們的遲疑。研究更顯示,教育程度與年齡世代等差異,影響的是人們藉由資訊收集與判斷進而改變立場的機會。如果無法正視資訊收集與觀念改變的障礙,就無法提出解方以利疫苗政策推動,徒使可預防疾病擴散。社會科學若能與醫療科學結合,對公共衛生很有利。不是講求商業客製化,而是能識別問題並迅速提供指引,免於民眾處於驚慌,徒增對政策的不信任。
黃于玲接著回到其自身研究,以台灣HPV疫苗政策為例。自2007年起針對高危險女學生族群推動的HPV公費疫苗政策,運作相當順利。原因可能與疫苗昂貴而公費施打有關,尤其學校集體接種的施打率最高。然而推廣上亦非毫無爭議。根據其質化訪談,發現政府對於風險溝通層面,較未提及施打後的副作用,而且即使HPV對男、女皆可能引起健康風險,公部門體系持續溝通的對象仍以女性為主。性與性別在HPV疫苗的溝通上別具意涵,例如選擇自費施打疫苗的受訪者,表示其屬非主流情慾群體,對性健康資訊特別敏感,也有自我保護動機,會主動接觸社群媒體等平台以獲得HPV相關資訊來源。反之,公費施打受訪者則是在家長支持下,為預防癌症而施打疫苗,對於疫苗的功效認知只限癌症保護力,較少獲得相關性衛教資訊。而跨越公費與自費受訪者之訪談,則發現HPV疫苗政策在風險溝通上有所不足,尤其是忽略異性戀男性族群的健康衛教溝通。
施琮仁接著從認知心理學與媒體文化角度切入分享,點出個人如何解讀資訊會受到「認知捷徑」的影響,例如藉由點閱率、按讚數等捷徑協助我們篩選資訊。認知捷徑之所以關鍵,是因為偏見一旦形成很難改變,繼而將影響人們對新資訊的解讀。然而民眾普遍對科學專業理解不足,在個人情緒情感、假消息攻擊、政治意識形態分化等因素交織作用就可能衝擊疫苗信任。例如政治立場可能引發情緒反應,使民眾無法判斷消息來源客觀性與可信度,同時損害科學家形象認知,最後失去民眾對於疫苗的信任。疫苗雖然是科學問題,但需要思考科學在社會與政治狀態下要如何運作,以及如何建立大眾的信心才是政策能否順利推行的關鍵。過去科學家只思考如何向大眾溝通事實,不過如今假消息充斥可能進而影響個人認知捷徑,如何包裝訊息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媒體框架」來包裝訊息可以降低疑慮,提升對疫苗的信任程度。
討論時間,與會的財政系教授胡偉民,反饋行為經濟學的觀點,更加突顯社會科學介入疫苗遲疑問題的重要性。而與會同學也大方分享性少數族群更容易受到公衛危機的衝擊,反而學會主動自我保護,在疫苗政策上顯得格外積極,政大為人文社會大學,但透過近年疫苗爭議,我們也能清楚看見科技與社會的密切關聯。藉由這次精彩的跨領域對談,政大同學或許能夠不再輕易以「反正我文組的」來規避科學的討論,反倒必須跨出人社自我設限的結界,結合自身專業參與公衛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