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社科院心靈捕手星期三 攤開我們的社交焦慮

人際互動讓你心靈騷動,焦慮無處安放?2023年4月26日午間,社科院院導師學務辦的心靈捕手講座,邀請大家再次聚首綜合院館4樓的費拉沙發,一同討論身處社交情境下的焦慮。在社科院院總導師翁燕菁主持下,邀請到本校身心健康中心的陳裕婷心理師,帶著與會教職員生一起拆解社交焦慮的謎團。

「人能夠脫離群體嗎?」陳裕婷開場舉出心理學上跑步的例子,有人認為群體競爭能激發潛力,也有人認為跑步是獨處的過程。同樣地對於社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程度,好比選擇飲料的甜度冰塊時,對於「正常」選項的定義,每間店家都有差異,而在一次次嘗試的經驗中,覺察對自己而言何謂「正常」,並從中找到平衡,才是關鍵。

「老師臨時要大家自行分組,怎麼辦?」從學生最常見的社交焦慮場景說起,陳裕婷解釋,社交焦慮是一種人們置身社交情境時,所感受到的負面情緒,但其中存在著個別差異。以分組為例子,有人會主動出擊詢問,有人則較被動不敢開口。但害羞與內向特質,可能只是慢熱,不必然衍生社交焦慮。陳裕婷以科普方式說明,社交焦慮是當我們暴露在被檢視的情境下會恐懼,害怕被評價並會因評價而感到羞愧,主動迴避或帶著恐懼忍受社交,且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等情形,才會被認定為社交焦慮症。而伴隨著社交焦慮症,會出現無法聚焦當下談話,擔憂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並會對做過的事情感到懊悔的思考模式,因臉紅、流汗等生理反應感到不好意思,並衍生避免受人注意、眼神接觸與講話愈來愈小聲等沒有自信的行為,進而導致實際身體上的不適。

我們知道自己有社交焦慮,那該如何應對?陳裕婷從社交方法技巧、個人正向練習與深度自我發掘這些層面分別著手,陪伴大家與社交焦慮共處。技巧方面,陳裕婷提供不少方法,例如試著列出有趣的話題、不敢看對方眼睛就改看眉心、善用沉默迫使對方接話等等,並且要做出與內在相平衡的選擇,相信自己的價值所在。而正向練習更為基本,尤其是面對社交焦慮者常見的偏誤思考,例如別人都是針對自己、一切都是我的錯、一次失敗就永遠逃避的「災難性」或「預言式」想法等等負面思緒,因此陷入社交焦慮循環。對此,陳裕婷引用智力成長型與僵固型的理解方式為例,給自己一些容錯空間,對於錯誤或失敗無須深究,重要的是觀察如何面對失敗。陳裕婷也建議,對著鏡子給自己打氣或許很尷尬,不如對著自己最可愛的兒時照片說話,通常就不忍心苛責自己,也會可能說出比較正向溫暖的話。陳裕婷說,人類出生要十個月,學說話要兩三年,過去已經讓別人等過那麼久了,現在也依然值得慢慢來。

綜合分享時,同學希望了解是否應先追求外在認可、再追求內在肯定?陳裕婷答道,來自親密他人的肯定相當重要,鼓勵家長給予小孩肯定時應著重於具體的回饋,而非一味空泛地稱讚,使小孩能建立穩定的特質,對於挫折的應對能更加彈性,挫折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開端,但劑量要適中。翁燕菁也分享,不要看教授們在講台上侃侃而談,其實也可能是內向者練習而成的。只是年輕世代生活在無邊無際網路世代,面對想像的他人眼光更多層次,社交焦慮可能更廣泛存在,我們無須因此難以自處。心理師最後送給大家的祝福,是社交焦慮既然不可能被全部移除,那不如就學會調適,試著與它和平相處。

陳裕婷心理師說明社交焦慮症的症狀為何(照片來源:社科院)
現場在輕鬆的午餐氛圍下展開社會焦慮議題的探討(照片來源:社科院)
陳裕婷心理師以社會焦慮症的思考、行為及生理反應出發解釋焦慮來源(照片來源:社科院)
現場同學踴躍提問(照片來源:社科院)
社科院政治學系翁燕菁院導師向大家分享自身經驗(照片來源: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