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心靈捕手星期三 討論分手後做不做朋友?

【社科院訊】
走到愛情的盡頭,我們該毫無盼顧地離去?在節慶氣氛漸濃的12月14日中午,社科院「心靈捕手星期三」邀請大家一同捕捉十字路口的心情。講座由社科院院導師林士淵主持,邀請到身心健康中心的心理師陳裕婷,陪伴同學一起討論大學生情感生活中常遇到的挫折。

「分手後能不能做朋友?」陳裕婷先從一些實證研究的結果談起,從調查數據顯示交往六個月內分手的機率大概是四成至五成,可見分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普遍碰到的感情問題。作為前提,探索「分手」如何發生之前,需要先知道當初何以開始交往?從腦科學的角度切入,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內分泌系統、大腦發生了化學變化,生物性的激素開始分泌。然而又為何分手?陳裕婷從社會交換理論談起,指出分手與個人的期待及需求息息相關,當對方不再符合個人的期待與需求,關係中的需求不滿足,就使關係可能導致結束。而分手又是怎樣的體會與經驗?許多流行音樂訴說分手的痛苦經驗、撕心裂肺,也有一些只歌頌不愛了的唏噓,陳裕婷從這些流行音樂中的分手經驗,談到分手後能不能當朋友很大程度還是要看雙方對於朋友的定義,彼此對於情感的期待。

分手之後,什麼情況下會當不成朋友?陳裕婷請大家當場掃碼上線,在即時互動平台匿名分享自己的意見。害羞的同學因此也有機會細緻地表達看法,迴響熱烈:有時候可能是沒有交集了,也可能是對方還對自己抱有感情,也許是怕自己走不出來等。陳裕婷從實證研究的結果,提到一些分手後願意做朋友的因素,研究發現人格特質值得信賴者、對方對自己有實際利益者,更可能在分手之後當朋友。畢業於政大心理系的網路紅人海苔熊也整理相關研究,研究指出能夠繼續做朋友的可能性包含兩人最初就是朋友、兩人是協議分手、在一起的時候很幸福等因素,使的分手後的兩人能夠當朋友。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兩人對於彼此關係的想像達到平衡。

最後陳裕婷問全場同學,既然分手以及分手後的關係並非自己能夠完全決定,那麼在「談戀愛、分手後,有沒有遇見未曾認識的自己呢?」同學們分享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發現自己的自私、控制欲,也發現自己原來會那麼在乎別人、那麼勇敢付出。陳裕婷從黃大謙的歌曲歌詞中,貼近同學的經驗,回應同學:「情感關係中有時候會懷念單身的自己。」情感關係就像是一場生命中的化學變化。所以,分手後還能不能做朋友?陳裕婷提醒每一段關係有不同的期待、不同的議題,而不同的關係也有不同的關係實踐方式。陳裕婷透過鄧惠文醫師的見解來建議大家,如果真的很痛苦、放不下,那麼就先拉長一段時間不要聯絡,等到漸漸放下情感之後,再重新定義彼此的關係。

本場講座舉辦於天氣寒涼的周三下午,陳裕婷帶領大家討論分手的痛苦,以及分手之後能不能做朋友的議題,同學座無虛席,在講座中持續的線上匿名互動環節,同學也勇於分享自己的私密經驗。最後陳裕婷建議,伴侶關係觸礁、遭遇難題,雙方不妨考慮利用身心健康中心的伴侶諮商。在情感真正分手之前,再給這段關係一些對話的機會。

心理師陳裕婷透過線上匿名平臺,請同學分享自己最私密的交往經驗。(照片來源:社科院)
線上匿名平臺上同學熱情的投票與回應。(照片來源:社科院)
同學勇於分享經驗、向心理師提問。(照片來源:社科院)
心靈捕手講座非常受到社科院同學歡迎,前來參與的同學擠滿四樓的費拉沙發。(照片來源: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