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訊】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 WEAI)黎安友教授(Prof. Andrew J. Nathan)與孔邁隆教授(Prof. Myron L. Cohen)7月12日蒞臨政大,以「臺灣在東亞及東亞研究中的重要性」(Taiwan’s Significance in East Asia and East Asian Studies)為題進行演講,探討包括臺灣的族群與身份認同、臺灣民主化後的政治態度變化,以及臺美東南亞的多方關係等課題。今年適逢WEAI 75週年,WEAI所長阮連項(Prof. Lien-Hang T. Nguyen)特地率團前往東亞各大城市進行「2024夏季亞洲城市學術之旅」,政大是臺北站的重點交流對象之一,李蔡彥校長及社科院楊婉瑩院長皆出面親自迎接貴賓到來。本次活動為政大社科院主辦為30週年院慶系列活動,國發所及亞太碩(IMAS)共同合辦,特別邀請哥倫比亞大學校友、現為臺北市政府研考會主委及本校選研中心、政治系合聘教授俞振華返校主持。即便在暑假期間,仍吸引校內外60餘位師生前來一睹大師風采。
社科院楊婉瑩院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哥倫比亞大學及政大皆致力於東亞研究。哥大東亞所成立於二戰後1949年,而政大創建於中國內戰初期其後於1949在臺復校,皆深受東亞戰爭歷史的影響,更難得的是,黎安友教授及孔邁隆教授兩位講者與臺灣淵源深厚,其著作影響深遠,這次來訪政大,實爲政大師生的榮幸。WEAI阮連項所長不僅是哥大歷史系副教授,也是越南戰爭與全球冷戰研究專家,阮所長表示臺灣乃地緣政治中心區域之一,不僅樂見臺越雙方經貿關係日益密切,也希望日後能和政大持續進行學術合作。
哥大政治系黎安友教授是知名的中國研究漢學家,指導和影響諸多當代華人學者,包括臺灣學界和政界許多名人。黎安友表示其1963年首次訪臺,1967年再次前來臺灣撰寫博士論文時,就積極研究臺灣政治,包括臺灣政治生態與兩岸關係。後來因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在機緣巧合之下接收了《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原稿。黎安友曾與我國許多學者合作過,近年曾與已故的朱雲漢教授等人合作進行「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黎安友也以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發表的「臺灣民衆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2023)」爲例,該報告不偏不倚地反映臺灣政治認同變化,讚揚臺灣學術研究的透明與誠信度。
哥大人類系孔邁隆榮譽教授,是首位研究美濃客家族群的外籍學者,1962年首次來臺的他,與美濃客家族群連結甚深,不僅本人講得一口流利客語,2016年曾獲頒一等客家事務專業獎章。孔邁隆自清朝時期的「内地十八省」談起,講解臺灣的歷史定位與建省歷程,並以臺灣客家人為例,說明臺灣客家人的身份認同與統治者、其他漢族認知的異同之處。
演講結束後的問答座談,與會學者踴躍發問,尤其環繞著「是否有臺灣學?」此一主題,討論臺灣研究的主體性。楊婉瑩在閉幕時表示,臺灣研究牽涉文化、政治經濟諸多跨領域研究,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已設有「臺灣研究」學位學程,希望未來在不同國家,看見更多大學設立臺灣研究相關學程,並積極推動「臺灣學」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