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PPESA講座 從基因與生命歷程中的社會因素探究福祉

【社科院訊】
基因決定一個人的外貌與健康,但基因也能主掌一個人的成就與幸福嗎?社會科學學院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PPESA)的跨域對談講座,邀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林孟瑢、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張家銘,於10月31日進行「快樂由何而來?從基因與生命歷程中的社會因素探究福祉」對談。兩位老師分別為社會學與資訊工程領域之專業學者,同時跨足人類基因範疇,結合母系所學,為社會現象的解讀開拓多元面向。講座由PPESA召集人、政治系副教授翁燕菁主持,跨越生醫、資料與社科的講題,吸引到滿堂來自不同院系的師生參與。

林孟瑢首先介紹社會基因學(sociogenomics)的應用。研究者為觀察社會現象與基因的關聯,將基因加入模型驗證,不僅可以增加社會預測力,亦能強化社會學家的解釋,更有機會理解不同結構下的交互作用。但無論社會學或生物學解釋,都無法單獨得出結論,例如基因或許使人天生容易患上特定疾病生命,但後天生命歷程中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歷史長度及發生面向,都可能帶來不一樣的結果。而教育方面,基因欠缺的特質,很可能經由家長來彌補。她接著介紹研究方法,說明社會學家如何以多基因分數,亦即針對性狀的GWAS所找到的SNP之加權總和進行分析比對。

林孟瑢的「福祉」著眼於伴侶關係以及後續的育兒,分別探討伴侶關係與生育子女是否能讓人幸福感增加。基因與環境存在交互作用,基因易受到環境因子觸發而反應,且穩定環境會增強基因影響力,個體對環境敏感度更因基因有所不同。研究發現,基因與社經地位均會影響伴侶關係軌跡,而軌跡亦能調解基因傾向之影響,例如同樣福祉基因分數,穩定的伴侶關係能顯著幫助其獲得快樂,支持累積優勢、劣勢框架及社會補償的假設。而生育方面則發現,雖然難以解釋生育數對健康的顯著影響,但可佐證教育程度低會加重基因的不良影響,教育程度高則能保護基因弱勢群體,不過對於本身已有基因優勢則無法保證有更好的老年健康。這點出環境因素之重要性、基因效果之可塑性,及改善教育環境有助於緩解個人基因劣勢。

長年深耕於生物資訊的張家銘,以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的字源解說展開對談,笑稱其研究恐怕不是探究快樂從何而來,而是痛苦出自何處。表觀遺傳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概念上:同樣的遺傳物質,有不同結構表現。細胞透過分化,按照相對應的蛋白質,控制並產生對其有利之基因,負責特定功能,並說明基因開關的動態調控機制,輔助聽眾想像與思考。他表示,面對龐大的生物資料,資訊專業即派上用場,利用程式過濾篩選所需素材,在實驗中融合多元領域並充分運用之。此外他鼓勵大家閱讀《表觀遺傳學大革命》,藉由故事、案例與圖說的科普角度,一探遺傳學令人振奮的發展現況,並理解基因其實只是腳本,培育環境才是影響詮釋更重要的因子。

在講座互動環節中,聽眾提出關於基因及跨領域的實務問題,也尋求釐清基因優劣的社會價值判斷。社會學系教授鄭力軒亦舉開臺進士鄭用錫為例回應,論證社會體制與價值觀會篩選能被保存之基因。看似互不相干的生物基因研究,動機早已融合社會意涵。不過社會上並非絕對是最優秀的人存留,仍須考量其他社會因素,林孟瑢以東、西德教育政策為例,張家銘亦以自閉症與腸胃道細菌有關聯之例子。講者也建議對跨域感興趣的同學,先釐清個人目標,並珍惜摸索討論過程,而會後聽眾樂此不疲地圍著講者,延續學術交流的景象,正充分展現跨域價值。這是一場知識交織與激盪的講座,期待這場對談能激發更多人突破單一學門壁壘,在肥沃的資源環境,碰撞出基因隱藏之潛力以及觀點的火花。

林孟瑢老師探討基因與社會學的關聯:從基因與生命歷程中的社會因素探究福祉。(照片來源:社科院)
張家銘老師從跨域基因研究的角度進行對話。(照片來源:社科院)
講座報名踴躍,參與師生專注聆聽。(照片來源:社科院)
綜合座談階段,大家積極分享討論,氣氛熱烈。(照片來源: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