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訊】
當我們自覺對轉型正義議題早就不陌生,可曾想過還有什麼我們不曾談論的轉型正義面向?社科院PPESA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3月22日舉行跨域對談講座,學程召集人兼主持人翁燕菁以「你沒聽過的轉型正義」,為全場約60名師生揭開活動序幕。對談人邀請到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東吳大學政治系陳俊宏老師,與前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專任委員、社工所王增勇老師,進行一場橫跨領域、產學、族群、時空的重磅對話。
陳俊宏以Fabián Salvioli提出的「集體記憶保存」破題,引領聽眾省思國家人權博物館對於歷史與未來的意義。他指出,轉型正義不應僅侷限於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間進行,而是定位前行的關鍵。陳俊宏以「歷史像後照鏡」譬喻,強調回顧轉型正義也是讓國家和人民不斷提醒自己,避免歷史再次發生。該館核心使命在於面向未來而保存集體記憶,故不同於傳統上呈現美好一面的空間,反而是透過不美好的一面定義國家,營運自然無法遵循傳統的博物館學,而自成一套人權博物館學。其作用至少有三:「作為真相訴說的場域」、「作為追思紀念的場域」、「作為人權教育的場域」。透過人權檔案、人權文物等的保存和再現,能夠更立體地呈現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並使閱聽者進一步了解,他人遭遇的能動性和多樣性,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創造更多對話和參與的空間。
經營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核心理念雖然出自法政思想,但當代展館所需的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物展示等元素,使該館自然成為跨領域的實驗工作坊。陳俊宏展示許多該館活動與出版成果,以實際案例說明跨域共鳴,對轉型正義與人權議題的助益。以政治受難者的音樂會為例,研究員自受難者文物中發現,音樂作為他們相互支持的重要元素,因此開始辦理音樂聚會。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只有他們懂」的音樂,許多歷次訪談中隱匿的傷痕與痛楚,獲得了揭露與釋放,最終成就一場能夠傳遞深層心情的音樂會。而既然轉型正義是為了不再重蹈覆轍,該館也需要討論不同的當代人權議題,而不自限於過往。例如看見政治受難者超越族群出身、黨派政治等立場,敞開心懷訴說生命歷程之餘,也能傳遞人權侵害不是二元對立的重要訊息。
於出任促轉會委員時期即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的王增勇,則首先分享他為何投入轉型正義工程。他從自身社工學的「助人專業」出發思考,認為在處理政治受害者時,應該代表社會提供了一個聆聽的空間,只要還有人被影響或仍在創傷中,就有責任讓他們被聆聽並且訴說自身故事。他分享了兩個如何重新得到部落回應和接納的個案,在分享時傳出了同學頻頻啜泣的聲音。他有感於這些個案,體認到金錢的賠償並不能帶來真正的療癒,被破壞的關係難以修復,這些問題也會隔代遞延烙印。他指出權力的運作導致一些事情被記住與被遺忘,而轉型正義可以對抗這種技藝政治,讓被遺忘和無法為自己發聲的人重新被立體的認識,回到大眾記憶中,讓歷史產生了真實而有溫度的感受。而這正是臺灣民主的重要基礎,讓大家可以在這塊土地上繼續生活的重要共識。
這無疑是一場扣人心弦的轉型正義對談,引發同學詢問現有政治迫害真相還原的救濟途徑。此外對談人也回應同學,相對於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民族傷痕,籌備中的軍事博物館是否也應該有這樣的人權意識,而不是單以民族榮光的展示為目的。最後就加害者可能同時為被害者的矛盾,兩位講者與主持人也異口同聲提醒,切莫陷入二元對立的簡化思考,重要的是責任歸屬,例如槍決看似出自軍法裁判書,但法官實非最終裁判者的問題。對談結束的那一刻,與會者絲毫沒有收拾紙筆離去的動作。或許,在看見不同的轉型正義後,同學們還停留在那些歷歷在目的人生故事中,細細思索未來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