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社科院跨領域講座 劉千嘉談人口及住宅普查研究經驗

【社科院訊】
社科院於 11 月 3 日午間,偕同國家發展委員會社會發展處及本校台灣研究中心,在綜合院館南棟 12 樓第三會議室,舉辦本學期社科院跨域研究的第三場Brown Bag Talk。此系列講座鼓勵與會教授及研究生利用午餐時間,進行社會科學議題的跨領域討論。本場活動由社科院楊婉瑩院長主持,吸引約 20 餘位師生參與,包括經濟系、地政系、社工系、社會所等跨領域的教師及碩博士生。

此次邀請到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劉千嘉主講,以人口及住宅普查為主軸,為大家介紹如何利用人口普查進行各項主題的調查及分析。劉千嘉於本校社會學系就讀時,受到陳信木老師的啟發,進入原本並未特別有興趣的量化研究。博士論文透過人口及住宅普查資料,深入探討原住民的相關議題。之後不斷透過相同的資料庫,將視野由原住民擴展到老年以及弱勢族群,形成獨特的研究領域。也因此她戲稱人口及住宅普查是這輩子的初戀,而且這份熱愛延續至今。

劉千嘉首先提到以人口普查作為現象發問起點,它就像一張解析度極高的照片,如同在量化資料裡做田野調查。因為有深厚的質化分析背景,往往一些不受別人重視的數據,她都可以從中發現端倪,進而從巨量資料中挖掘出有趣的議題。她分別從原住民的各項議題;包括遷徙研究、原住民通婚與族群身分研究、原住民族障礙人口的盛行率以及獨居、蝸居老人等,還有人口資料和其他公務登記資料的交叉運用經驗,不僅分享她的研究成果,也提到資料運用上所遇到的瓶頸。劉千嘉認為應用人口普查的優勢,包括根據研究需求可以對應到不同層次的資料(如個體、家戶、住宅、成對)和其空間單元,並將其視覺化。除了從個體角度(如遷徙),亦可從家戶或對偶資料(如人宅雙老、蝸居)的角度切入,使分析更完整。她也提及目前實施的普查已非全面性的調查,而是改為從全臺七萬個普查區,在其中抽樣約15%左右的普查區進行調查,使得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有人籍分離的問題,影響普查的可靠度。在與公務資料勾稽時,也不能一昧相信政府資訊。此外在與政府溝通資料正確性時,也出現資料正確性難以驗證的困境,成為在進行原住民族障礙人口盛行率研究時之課題。

Q&A環節經濟系副教授王信實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針對新住民在普查上如何辦理,以及外籍看護在普查時如何呈現。另外進行量化處理時,兩筆資料相互串聯往往十分困難,財經相關資料的勾稽上更有效的做法為何?劉千嘉回覆因為普查不含身分相關資料,因此目前可行性不高;而新住民在歸化前可以進行分類,歸化後即為中華民國國籍而難以辨識其原生母國;移工方面則可以從國籍、現居地、從事行業別進行調查。社會系副教授鄭力軒提出在計算各行政區生育率時,因為生母戶籍地與嬰兒出生地經常非同一地區,所造成拉低鄉村區生育率的現象是否有校正之辦法。劉千嘉指出健保資料庫有產檢資訊,應該可以透過六次給付資訊了解孕婦在哪個縣市進行產檢,進而了解生母常住地是否與戶籍地不同。社工所副教授蔡培元提問,衛福部與原民會就原住民族障礙人口盛行率統計結果不同,其選用資料是否相同?劉千嘉回應衛福部與原民會都宣稱使用身心障礙資料檔,但她認為資料處理承包廠商在處理過程中如果出現缺失,目前似乎沒有任何檢核機制,造成資料可信度大幅降低。

社科院院長楊婉瑩總結時表示,政治學者習慣用民調來了解受訪者態度、政治意向或行為,但較少使用人口普查資料。其實藉由人口普查等客觀性資料如特徵、特質、屬性,也可以處理性別、各族群、老年化、生育率等政治學領域的議題。跨領域研究正是社科院創立Brown Bag Talk 的初衷,期許透過本次午餐演講,帶動不同領域的專家相互激盪,開拓更多的研究想像和議題。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劉千嘉演講(照片來源:社科院)
經濟系副教授王信實提問(照片來源:社科院)
社會系副教授鄭力軒提問(照片來源:社科院)
社工所副教授蔡培元提問(照片來源:社科院)
主講人(右四)、與會者合影(照片來源: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