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社科院PPESA跨域對談 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臺灣經濟

【社科院訊】
當國家經濟發展達中度所得水準後,往往難以突破中度所得陷阱;二戰後全球僅韓國與臺灣成功跳脫成為已開發國家。如何達成?之後的挑戰又何在?社會科學學院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PPESA)於10月25日午間,邀請到兩位重量級學者:經濟學者陳添枝、政治學者林夏如,並以前者所撰新書《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1990-2020》為題,交流其學術與實務觀察。跨域對談由學程召集人、本校副教授翁燕菁主持,吸引包括社科院院長楊婉瑩、創新國際學院院長杜文苓、副院長連賢明、經濟系教授莊奕琦、教授翁永和、教授王信實等近80名師生到場,座無虛席。

於臺灣處於中度所得陷阱階段時期,無論就實務或學術近乎無役不與,陳添枝首先說明,1990年代前的臺灣產業仰賴「投資驅動」與「價格競爭」取得優勢,並提升人均所得。然而經濟發展欲持續推進,需轉型為「創新驅動」與「品質競爭」。產業不能再單純以削價競爭作為搶占市場的策略,而須著重產品研發,以創新提升品質,提升競爭力。陳添枝引述Schumpeter於1942年提出之理論,指出只有寡占型產業的龍頭廠商才有定價能力、超額利潤與創新能力,持續創新並自我毀滅(創造性破壞),擴大市場規模進而帶動經濟成長。但無論規模巨大、技術領先、品牌知名任何一項寡占產業龍頭的特性,臺灣都不具備。

陳添枝指出臺灣並未若韓國般,在既有巨大規模上補足技術與品牌,成功培植出三星、LG、現代等龍頭。臺灣是在代工關係不變的前提下,使產業從全球龍頭企業的交易夥伴成為創新夥伴。換句話說,臺灣近年能夠越過中度所得陷阱,是因為產業成為全球創新龍頭企業不可或缺的創新夥伴。陳添枝進而自產業轉型、政府角色、產業政策、夥伴資本主義四個面向進行分析,指出產業轉型以組織轉型相對困難,而政府扮演的發展型政府在民主化前後似無差異,尤其臺灣民間企業仍然希望政府介入,例如鼓勵投資搭配研發投資之租稅優惠。產業政策亦未因民主化有所停滯,其中科技政策雖有助技術普及,但仍對創新貢獻有限。而夥伴關係既能降低交易成本,亦能創造價值,成為無形的夥伴資產或關係資產。夥伴資產需要共同投資、共同運用,而夥伴資產必須夠強大才能促成共同創新。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產業組織,在對外投資後逐漸崩解,對外投資也使某些企業規模變大,提高產業集中度。雖然規模變大,但無超額利潤而無法持續創新。不過跨國經營使臺灣企業和國際產業龍頭的合作關係轉變,因而能形成共同研發製作的創新夥伴,使臺灣企業取得創新機會。

林夏如則綜合自身在學術界、金融業、公共政策領域的專業經驗,分享自身閱讀陳添枝新書的諸多省思。她指出創新固然關鍵,但不能忽略其中的信用,包括制度的信用以及洽適的時間點。林夏如表示過去在投行與企業洽談投資事宜時,有許多企業因專注於現階段的產品投入製造,而無時間考慮創新產品、如何擴展新市場,心理偏向守成是企業的常態。製造業無法突破製造品牌的瓶頸,在於臺灣工業化過程中長期以「車間思維」主導企業經營,企業專注於製作好產品,但對資本及消費市場的敏感度低,品牌投入也欠缺。林夏如強調成敗經常是時間點的因素,如果業界與政府都只希望趕快看到成果而短線經營,需要長期擘劃與大量投資的創新,又如何永續經營?林夏如對同學拋出「何謂創新」的問題,同學紛紛回答可能是制度、方法、思維、文化或任何可能性的開發;林夏如聞言表示欣慰,進而點出創新不是只有在工廠裡,在公共治理中也需要。高所得國家要面臨基層勞工與年輕世代的損害,加上人口老化的壓力,臺灣如何創新多元,又能為臺灣經濟創造什麼價值,是需要通盤思考的議題。

精彩的對談迴響不絕,時間永遠不夠用──似乎也反映兩位講者共同指出的時間點挑戰。兩位講者均同意在變化多端的時代下,創新不只是企業面臨的轉型挑戰,也是治理與個人都需要的能力。PPESA跨域對談講座的設計初衷,亦希望刺激同學們多面向的思考,在掌握歷史之餘洞悉未來。意猶未盡的聽眾盼能再次蒙受兩位大師親炙,社科院也期許藉由高規格的學術對話,引領青年持續自我充電,創新實力。

陳添枝老師談越過中度所得後臺灣經濟狀況與展望(照片來源:社科院)
林夏如老師以自身在學術界、金融業的經驗進行交流分享(照片來源:社科院)
講座吸引近80名師生到場,現場座無虛席(照片來源:社科院)
師生全神貫注聆聽講座精彩內容(照片來源:社科院)
綜合座談大家踴躍交換想法,熱烈對話(照片來源: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