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訊】
為深化自身優勢領域表現、鏈結產業政策發展需求,培育兼具跨域能力及國際視野人才,社會科學學院於6月26日舉辦「國際躍升工作坊」,邀請本院主管及校外專家學者及社會賢達共同與會,展開產官學跨域對談。
院長楊婉瑩先以社科院近年挑戰為題,提及目前本院是以跨域研究、跨域學習、支持共學、空間公共化、國際化作為發展的五大主軸,期能提供院內師生舒適的學習互動環境,藉由正向學習能量及各式動靜態活動交流,增進學生跨域能力及跨文化敏感度。本院為全國唯一獲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補助的社會科學學院,由應用經濟與社會發展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主任吳文傑分享取得計畫後做出的各項努力及成果。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司長林明仁也蒞會說明,人文司為鼓勵具研究潛力之學者,結合跨領域研究能量,正積極規劃推動的各項重點專案計畫,以期提升人社領域研究能量。
與會人士提供自身觀點引起熱烈討論。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分享其如何積極重整有限資源,透過與僑胞臺商間交流及合作,持續創新僑務工作,發展至4.0數位智能模式。天下雜誌董事長吳迎春以產業立場出發,為因應數位時代翻轉商業經營模式,企業對人才轉型及經營需求遽增,建議應考量產業需求,協助企業面對來勢洶洶的多變需求,即時提供跨域性專業人才。摩斯漢堡董事長林建元則以企業經營者身分提供看法,如就總體預算及師資總量管制,各校皆會面對資源分配及為學生學習效果的兩難,建議可透過與海外學校合作師資或結合業師,共同推動國際學程,應可在有限資源下發揮最大效用,亦可以英語作為媒介,為國際課程加值。任職於安永臺灣稅務服務部的會計師林志翔,也分享其實務觀察和經驗,產業極度重視英語與即戰力,具備英語能力及實戰磨練的人才,較能受到跨國企業的青睞,因此很肯定本院提供讓學生自然地習慣使用英語的環境;林志翔也建議可連結校友資源提供雙聯學位學程等,培養更多產業所需的跨國人才。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古允文及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張文俊亦肯定本院在納入更多國際生後,必能創造多元的學習環境,在不同的文化激盪下,吸引教師開設更多特色課程,並可結合大師/業師課程,以增加課程吸引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帶來正向的學習能量。清華大學印度中心主任王偉中分享其長期協助教育部於印度拓展臺灣華語教育中心的經驗,認為國際生跨海來臺求學,輸入英語也同樣帶進其他外語,語言的使用,並非獨尊英語,學生也可以修習不同的語言,或許會帶來更好的效果。在臺的國際生也可在使用華語的環境學習華語,國際生與本地學生多交流彼此語言,無形中可將華語輸出世界各地。
本次工作坊在熱烈的討論下進入尾聲,楊婉瑩結語時強調本次工作坊只是一個開端,希望未來大家還可以相聚在一起思考、討論更多不同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