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政策論壇 高校轉型何處去?前教育部長與三校校長會談

前教育部長與三校校長會談
政府帶領高教人才的培育 避免淪為產業服務

政策指南論壇:高等教育的挑戰與轉型 
時間:105年5月18日(三) 09:00-17:00
地點:政治大學綜合院館5樓國際會議廳

【社科院訊】520新內閣上台前夕,台灣高等教育百廢待舉。在政治大學第89週年校慶之際,社會科學學院於五月十八日(三)綜合院館五樓國際會議廳,特此舉辦「指南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的挑戰與轉型」,思考高等教育的處境與未來。

此次指南政策論壇共分四大場次,涉及高教轉型、高教市場化、學用落差以及多元入學議題。第一場論壇為校長高峰會,本院特別邀請到前教育部長鄭瑞城校長、國立陽明大學梁賡義校長、國立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與本校周行一校長,進行一場大學校長高峰會,共同探討高教轉型的問題與可能。

指南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的挑戰與轉型 第一場

梁賡義校長從人才培養與轉型來看高等教育,肯定政府縮短學用落差,但認為目前高等教育太過強調為產業服務,政府應該要具有宏觀藍圖來帶領高教及人才發展方向,投入經費到特定領域來帶領人才培育。另外,研究固然重要,高等教育更應該重視教學教育。梁賡義校長也提到現今資訊爆炸,知識和訊息並不同,學生面對大量訊息必須要有判斷和獲取新知的能力, 而目前高等教育過於強調跨領域,反而忽略基礎學科的知識累積,特別在大學階段,學科的基礎知識累積同樣重要。

梁賡義 校長

對於梁賡義校長的談話,鄭瑞城校長也提出思考,「大學教育的價值是在為產業服務嗎?」縮短學用落差確實很重要,而過於強調產業是令人擔憂的。

鄭瑞城 校長

賀陳弘校長提到大學的目的在創新知識,允許跨領域的彈性,學科之間才能互相激發。校長們都同意多元入學,但賀陳弘校長特別提出目前高教多元招生的問題是,雖然多元入學的比例逐年增高,入學形式變的比較多,但本質上還是以成績表現來衡量學生,改變不多,辦學與大學價值目的脫勾。大學轉型之際,不能忽略招生方式帶來的影響,它也向下影響了中小學教育的教學方式。如果大學教育複製了社會不公平的階級,也就失去大學教育的價值目的。

賀陳弘 校長

周行一校長強調大學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大學的社會責任重大,但現今都面臨資源困境,周行一提到社會對於大學學費究竟要朝向自由化或公共化的爭議不斷,遲遲沒有決定,導致整體發展停滯,台灣教育環境、法規規範沒有鬆綁,高等教育就會僵化,讓大學經營困難,最後讓台灣高等教育失去競爭力,傷害的還是學生本身。

周行一 校長

最後鄭瑞城校長結語,高等教育怎麼走,其實和國家發展及財務能量有關,到底國家對於教育政策思考的定位是什麼,是走向市場的資本主義還是社會福利,目前沒有定位,呼籲政府思考高等教育的定位。此次論壇於520新政府新內閣上台前舉辦,吸引眾多關心高等教育處境與未來的師生以及媒體來參與,藉由本校校慶之際反思現今高教體系。